我喝毛峰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零点小说www.hdxart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拳,贴身不能打出重击,还不如练贴身摔法好使。
刀口抵在对方心口上和七八米外拿着刀冲上去,那种威胁更大不言而喻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没那功力支撑,单独模仿个外形,就想达到前人高度。
这种想法实现的难度,不亚于只会练个直、摆、勾的空击就想当拳王,天天找个练沙坑练三级跳的技术动作就想去参加奥运会拿冠军。
所以半步崩的半步练法,是限制自己,逼迫自己,难为自己之后求得突破的练法。
就像一些游戏的高玩玩家,通关之后求无伤通关,求快速通关一样。
寻常人连正常通关的技术水平都没有,就追求这些,注定一无所获。
能把三级跳的成绩,用定步跳的技术动作跳出来,这才是半步练法的目的。
拳要会练,更要会养!
功夫要上身,非苦练不行,这个道理人人都懂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一味苦练未必就能成就,我觉得,练拳得时不时地玩着练,耍着练,还要似练非练。
没地方就在脑子来练,拳打卧牛之地吗。
这个在脑子来练,其实就是玩拳。
这个玩,不是吊儿郎当、嬉皮笑脸,是玩索,琢磨,再白话一点儿,就是找劲,找感觉。
孔子学易,韦编三绝,极下工夫,不过最后却说要了解易的精神,非玩索之不可,为什么?
我以为是掌握了基本东西后,以一种非常放松超脱的心态去参究,和小孩子做游戏一样,很认真,很投入,但确实又在玩。
所以孔子有个了不起的总结,学而不思则惘,思而不学则怠。
拿练拳说,学就是下工夫,思就是玩索,练得时候不能一味蛮练,得琢磨着这个劲对不对,这个动作有什么用。
这样才算真会练,脑子才会化,功夫才上身。
玩得境界其实很高,因为心态好,没有功利心,不是整天想着出功夫,把自己弄得紧张西西。
内家拳要的就是这个心态,心态正,心意才能和,才能往虚灵上走。一紧张,什么都没了。
练拳时就要在那来走来走去、晃来晃去,找感觉,这就是行意啊。悟后起修,先修再悟。
内家拳就是个悟和修的关系,不过是一层修一层悟,不修不悟,即修即悟。
下了苦工,再一琢磨,一比画,说不定立马气象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