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章 非遗合作:传承传统刺绣工艺 (第1/3页)
juooo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零点小说www.hdxart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惊蛰刚过,江南的雨就淅淅沥沥下了起来。沈星晚撑着一把油纸伞,站在苏州周庄的青石板路上,看着雨滴顺着黛瓦滑落,在水洼里漾开圈圈涟漪。巷子尽头的老宅门虚掩着,隐约传来银针刺绣的轻响,像春蚕啃食桑叶般细碎而温柔。她穿着件月白色的苏绣旗袍,领口绣着几枝含苞待放的玉兰,丝线细如发丝,是特意请苏绣艺人提前绣制的,每一针都藏着对传统工艺的敬意。
“沈厂长,周奶奶就在里面等您呢。”当地文旅局的小张在前头引路,他穿着件藏青色的棉衫,手里拎着个竹篮,里面装着给老人们带的点心,“不过您也知道,周奶奶脾气倔,一辈子守着苏绣,前几年多少企业想合作,都被她赶出去了,说怕糟蹋了手艺。”
沈星晚轻轻推开斑驳的木门,天井里的石榴树抽出了新绿。正屋的八仙桌上,一位白发老人正戴着老花镜刺绣,银丝般的头发在脑后挽成髻,插着支玉簪,身上的蓝布围裙沾着点点丝线,指尖的银针在素缎上游走,绣出的鲤鱼仿佛下一秒就要跃出布面。
“周奶奶,这位就是红星服装厂的沈厂长。”小张轻声介绍。
周奶奶抬起头,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,放下绣绷的动作带着防备:“又是来谈合作的?我跟你说,我的苏绣不做批量生产,一针一线都得有灵气,机器做不来的。”她的手指抚过绣品上的鱼鳞纹,每片鳞甲都用了三种深浅不同的丝线,“你们生意人只知道赚钱,哪懂这针尖上的功夫?”
沈星晚没有急于解释,而是蹲在绣桌前,仔细看着那幅《鲤鱼跃龙门》:“奶奶您看这转针的角度,鲤鱼尾巴的弧度用了‘虚实针’,远看灵动,近看细腻,这手艺全苏州找不出第二份。”她指着一处不起眼的水波纹,“这里用了‘乱针绣’的变体吧?把丝线劈成了十二分之一,才能绣出这种朦胧感。”
周奶奶愣住了,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:“你……你懂苏绣?”
“略懂皮毛。”沈星晚笑着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,里面是她这半年走访各地记下的刺绣笔记,“我去看过湘绣的‘鬅毛针’,蜀绣的‘打籽绣’,还有咱们苏绣的‘平针绣’,每种针法都藏着老祖宗的智慧。只是现在会这些手艺的人越来越少,我心里着急。”她合上笔记本,眼神诚恳,“我想和您还有其他绣种的传承人合作,不是要批量生产,是想让这些手艺活下去,让更多人知道它们的好。”
这时,门外又走进来几位老人。湘绣传承人刘师傅背着个旧布包,里面装着他的宝贝绣针,手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