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意拳中肩与胯的奥秘 (第2/4页)
我喝毛峰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零点小说www.hdxart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带水,用上了身体所有的劲力,包括人体自身的重量。
出手速度的快慢,直接影响了打击的效果,所以,我们要让自己出手如箭,每一手都像用弹弓打出去一般。
手到瞬间,身体速度跟进,打人要做到“起如风落如箭,打倒还嫌慢;
起如箭落如风,追风赶月不放松。
只有这样的拳,才可以做到“打人如拔草”的效果。
形意拳是以丹田带动四肢,行气入膜充实全体
薛颠是民国初年着名武术家,为李存义之徒,精通形意拳,又自创象形拳学,对于形意拳的推广有着重大的贡献。
“肩窝吐气”是薛颠讲过的练功口诀,气者,劲也。
肩窝是张嘴,对着手臂吹气,劲就到了指尖,站桩,打拳都要这样。
尚云祥讲“轻出重收”,薛颠有自己的说法。
“腾”,形意拳只炼向上的劲,从不练向下的劲,松了自然有沉劲。“蓄”,炼收,含着劲打拳,所以炼功架是不发劲的。
发着力打拳,看着挺猛,打人身上就不好使了。
“含着劲炼拳,兜着劲打人”。
打劈拳是,“肩井”如瀑布一样倾泄而下,是“重力”。
对应“肩井”的是“涌泉”,打钻拳时,“涌泉”似喷泉般向上涌出,身势借着这股势头钻出。
这种炼法可将意气劲合一。
薛颠传的桩功,一个练法是,小肚子像打太极拳一般,很慢很沉着地张出。
再很慢很沉着地缩回,带动全身,配合上呼吸,不是意守丹田,而是气息在丹田中来去。
这个方法,可以壮阳,肾虚、滴漏的毛病都能治好。
另外打拳也要这样,出拳时肚子也微微顶一下,收拳时肚子微微敛一下,好像是第三个拳头。
多出了一个肚子,不局限在两只手上,三点成面,劲就容易整了。
还有一个方法,站桩先正尾椎,尾椎很重要,心情不好时,按摩一下尾椎,就会缓解。
从尾椎一节一节脊椎骨顶上去,直到后脑,脊椎自然会反弓,脑袋自然会后仰。
两手自然会高抬,然后下巴向前一钩,手按下,脊椎骨一节一节退下来。
如此反复练习,会有奇效。脊椎就是一条大龙,它有了劲力,比武时方能有“神变”。
注意,这三个桩功都是动的,不过很慢很微,外人看不出来。
薛颠说的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