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 跨学科的“怪物” (第2/5页)
哥兜裹有烟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零点小说www.hdxart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那就只能是空中楼阁。
所有人的目光,又一次从物理学领域,转向了材料学领域。他们想看看,这个在物理学上已经“封神”的少年,在另一个同样深奥的学科面前,是否还能保持那种碾压的姿态。
高斯宇闻言,只是淡淡地看了陈景文院士一眼,仿佛在说“终于轮到你了吗”。
“陈院士,您的问题,同样是陷入了传统材料学设计的思维定式。”他的开场白,和回答钱老时如出一辙,充满了居高临下的指导意味。
“您所说的晶格错配应力,在传统的合金或陶瓷中,的确是致命的。但在我设计的这种三相复合陶瓷中,这种‘应力’,恰恰是其能够保持稳定的关键。”
“什么?”陈景文院士也愣住了,这完全颠覆了他的认知。
高斯宇不急不缓地解释道:“这种材料,我称之为‘声子共振稳定体’。在微观层面,我并非是让钨、铼和石墨烯三种原子进行简单的物理混合或化学键合。而是通过一种特殊的‘激光分子束外延’工艺,构建出一种以石墨烯为骨架,钨和铼原子以特定间隔‘镶嵌’其中的三维网状晶格。”
“在这种结构中,钨原子的高质量和石墨烯的强碳-碳键,形成了一种天然的‘谐振腔’。当高能中子轰击而来时,它传递给晶格的能量,不会以造成晶格损伤的‘热振动’形式耗散,而是会被激发成一种特定频率的‘晶格声子’。”
“这些‘声子’,在这个特殊的谐振腔中,会发生共振。共振产生的‘声压’,会形成一个动态的、自我平衡的力场,它恰好能抵消掉因为原子尺寸不同而产生的内部应力,并‘弹开’后续的轰击粒子。这,就是我称之为‘声子共振稳定’的全新模型。”
“它的理论基础,来自于量子声学和凝聚态物理的交叉。如果您感兴趣,我可以将完整的理论模型发给您。它能解释,为何这种材料在宏观上,表现出了近乎‘绝对坚固’的特性。”
高斯宇说完,端起茶杯,又抿了一口。
而对面的陈景文院士,已经彻底石化了。
量子声学?声子共振稳定体?激光分子束外延?
每一个词他都懂,但组合在一起形成的这套理论,对他来说,就像是科幻小说里的设定。更可怕的是,这套理论听起来……竟然是自洽的!是能够完美解释他所有疑惑的!
他呆呆地坐了下去,嘴里不断喃喃着:“原来是这样……原来还能这样……我们都想错了,从根子上就想错了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