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章 转型决策:开发中老年服装市场 (第3/5页)
juooo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零点小说www.hdxart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和李师傅,跑遍了县里的养老院、乡镇集市和老干部活动中心,做了一场场细致的调研。养老院的张奶奶拉着沈星晚的手,掀开棉袄给她看:“你看这袖子,俺胳膊疼抬不起来,想自己脱都费劲,要是能做个侧开拉链就好了。”集市上的李大爷则抱怨:“买件带口袋的外套难死了,俺这老花镜总得攥在手里,一不小心就摔了。”
他们把收集到的需求一条条记在本子上:“面料要纯棉/羊毛”“宽松版型,尤其是袖口和裤腰”“多做口袋,至少两个外侧口袋、一个内侧口袋”“用按扣或大拉链,避免小纽扣”“颜色以深色为主,耐脏;但也要有浅色系,过节穿”……密密麻麻记了整整三个本子。
“星晚姐,你看这个!”小花举着个布包跑回厂里,里面是个老太太自己缝的“万能马甲”,前后左右缝了六个口袋,胸前的口袋还加了拉链,“张大妈说这是她的宝贝,装老花镜、药瓶、手帕、零钱,啥都能装,咱们能不能照着做?”
沈星晚接过马甲,指尖抚过那些歪歪扭扭却结实的针脚,眼眶有些发热。这些朴素的需求里藏着多少不便,又藏着多大的市场潜力啊。她当即决定:“就从马甲和棉袄开始!李师傅,你负责改良面料,用仓库的真丝混纺纯棉,既柔软又结实;王师傅,麻烦您指导大家做按扣和口袋,确保实用;陆大哥,你去联系辅料厂,定做大号按扣和防滑拉链。”
车间里的质疑声渐渐被忙碌取代。年轻的缝纫工们一开始不习惯宽松的版型,总把袖口做得太瘦,王师傅就拿着软尺一个个教:“老人们的胳膊不像年轻人那么直,袖口得比平时放宽两寸,抬胳膊才不费劲。”裁工们剪惯了修身的喇叭裤,面对宽大的棉袄版型总觉得别扭,陆战锋就用硬纸板糊了个人体模型,比着模型裁剪,渐渐找到了感觉。
沈星晚自己则趴在设计桌上,一遍遍修改图纸。她在马甲的内侧加了个带拉链的小口袋,专门用来装贵重物品;把棉袄的领口做成可拆卸的,方便清洗;还在裤腰上加了调节带,胖瘦都能穿。为了让颜色既耐脏又不失气色,她把仓库的藏蓝色真丝和浅灰色纯棉混纺,做出一种沉稳又柔和的“青灰色”,王师傅看到后直夸:“这颜色好,显年轻!”
第一批样品做出来那天,沈星晚特意请了养老院的张奶奶和集市的李大爷来厂里提意见。张奶奶穿上青灰色棉袄,试着抬了抬胳膊,惊喜地说:“哎呀,这袖子不卡胳膊了!”她摸了摸胸前的大口袋,把老花镜放进去,拉链“唰”地拉上,“这口袋好,不怕掉出来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