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章 技术革新:引入流水线生产 (第1/4页)
juooo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零点小说www.hdxart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伏天的太阳像个火球,把厂房顶的铁皮晒得能煎鸡蛋。沈星晚站在车间中央,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布料堆,眉头拧成了疙瘩。法国的婚纱订单刚交完尾,香港又追加了八百件改良旗袍,还有国内百货公司的秋冬新款等着开工,现有的生产模式根本赶不及——每个工人从裁剪到锁边一手包办,虽然手艺扎实,效率却低得让人着急。
“星晚姐,张经理又来电话了,说要是这批喇叭裤再拖期,就把明年的订单给东风厂。”小花抱着个记满催货电话的本子跑过来,辫梢的红绳被汗水浸得发黑,贴在脖子上,“王师傅的老花镜都磨花了,还在盯着刺绣,说眼睛看东西都发虚……”
沈星晚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,视线落在墙角那台闲置的旧传送带——那是火灾后从废品站淘来的,原本想改造成布料运输机,一直没来得及动手。一个大胆的念头突然冒出来:“小花,去把陆大哥叫来,还有王师傅和李师傅,就说我有要事商量。”
陆战锋正在仓库盘点布料,军绿色的褂子后背湿了一大片,像幅深色的地图。听说沈星晚找他,手里的账本都没来得及放下就跑了过来:“出啥急事了?是不是又有人闹罢工?”
“不是。”沈星晚指着那台旧传送带,眼睛亮得惊人,“我想把它改造成流水线,咱们搞分工生产。”她捡起根粉笔,在地上画了条长线,“从布料裁剪开始,第一道工序只负责裁片,第二道锁边,第三道上拉链……每个人只干一道活,熟能生巧,肯定比现在快。”
“每个人只干一道活?”王师傅拄着拐杖,眉头皱得像核桃,“那不成机器了?做衣服讲究一气呵成,这么拆解开,针脚能匀吗?”老人的藏蓝色斜襟棉袄沾着线头,说话时牙齿漏风,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执拗,“我年轻时在东风厂试过,裁片的不管锁边,做出来的衣服穿两次就开线!”
李师傅推了推眼镜,镜片后的眼睛在旧传送带上转了转:“理论上可行,就像汽车组装线,分工越细效率越高。但服装讲究版型衔接,比如袖子和衣身的弧度要严丝合缝,分开做很容易出偏差。”他蹲下身,用手指量着传送带的宽度,“而且这传送带太窄,得加宽到两米,还得加挡板,不然布料容易滑下去。”
陆战锋没说话,蹲在地上帮沈星晚完善草图,军绿色的袖口蹭到粉笔灰,画出道浅灰的印子:“我能找人加宽传送带,再加装电机控制速度。但王师傅说的对,质量不能降,得先让大家适应分工。”
三天后,改造后的流水线立在了车间中央。两米宽的传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