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来敲门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零点小说www.hdxart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唐朝有五十少进士,三十老明经的俗语。

这话不是说明经科易考,进士科难考。因为无论是明经科,进士科都不好考。

唐朝进士科一次录用不超过二十人,明经科也不过一百人。

这话的意思是,你超过三十岁若考不上明经科就不要再试了,以后都考不上了,反而你五十岁进士科落榜的话,你还可以来年再试一试。

进士科的诗赋策论主要观考生的才华志向,且阅卷没有一个统一衡量的标准,遇到中意的考官立马就取了,遇到不中意的你写得花团锦簇,妙笔生花也是没用。

至于明经科,除了死记硬背,没有其他第二个窍门。

在考场上将一百二十帖贴书题,六十道墨义题都答对了,朝廷立即给你授官,赐九经及第,待遇等同于进士科甲等。

对于寒门出身的学子而言,真能用五十年光阴来考一个进士科?就算家里肯栽培你,但也栽培不起。

明经科不同,人的记性在三十岁前是最好的,三十岁以后就逐步下降了。所以考明经科都是趁年纪小的时候,一口作气读个十几个年,然后赴贡举,三十岁后若不中就改作其他营生,再也不考。

当然这是唐朝时,到宋朝又有其他变化。

唐朝一科进士考试只录取十几人。

在宋朝一开始进士科取士也很少,基本都是诸科,但近年来进士科录取比例不断增加,最后到了殿试上进士科已占大多数。

为何如此?

还是在于天下太平及庆历兴学。

天下太平,以及印刷术的发展,读书变得更容易,而庆历兴学时,在范仲淹主持下,州县大力设置学校,民间读书人增多。

读书人一多,原本只靠死记硬背的诸科考试,内卷就严重了。故而有才华的人更愿意去进士科。

其实宋朝立国百年,放任兼并,贫富上下的通道已关闭差不多了,诸科算是给寒门子弟留下最后一个渠道。

二哥章旭当年选了进士科,首先他是公认力压一县甚至一州之才,还有陈襄这样的大儒为他延誉。若没有这样的资源,似章越这样寒门出身的读书人大部分是选择诸科。

可是进士科风光,每一榜的状元榜眼探花,那是天下仰望的人物啊。

自己当初看过起点那本连中三元的小说,叫啥来着?

而九经科,虽说死记硬背特别适合自己的天赋,但总觉得不够风光?

“你想好哪一科了吗?或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我在现代留过学

我在现代留过学

要离刺荆轲
所谓天子者,父天母地,为天之子! 或曰:天子做民父母,以为天下王! 而朕,曾为天子! 承六世之余烈,邵述先帝之志。 鞭西贼而惩旧党,所能必为,所伐必克,扫皇宋百年之积弊,使天威远畅,丑氐震迭! 奈何天不假年,英年早逝! 幸上苍哀怜,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,留学于现代之世,经历科学之盛! 如今! 朕留学归来,重归少年。 三尺长剑在手,问尔群臣: 何日缚得苍龙?
历史 连载 375万字
无双世子: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!

无双世子: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!

宫紫
抱着传国玉玺与小日子同归于尽。叶良辰穿越到陌生世界,成为大乾王朝镇北王府的独苗纨绔世子。本想高呼:王侯将相竟有种乎?结果发现自己就是王侯将相。爷爷叶啸天,当朝唯一的异姓王,兵马大元帅,手握三十万大军。老爹叶睿渊,骠骑将军,一等侯爵,不过下落不明。五个兄长战功赫赫,功勋卓着,不过天妒英才,战死沙场。留下五个貌美如花、...
历史 连载 25万字
我娘子天下第一

我娘子天下第一

小小一蚍蜉
柳父:“志儿,去读书吧。” 柳明志:“我,江南首富长子万贯家财,开玩笑吗?不去,打死都不去。” 柳父:“管家,取训子棍来。” 柳明志:“且慢,牵马来。” 齐韵:“夫君,男儿若无乘风志,空负天生八尺躯,去考状元吧。” 柳明志:“我?娇妻在怀,日子美满,去考状元,我疯了啊。” 新 皇:“柳爱卿,北方已定,新军三十万是不是该移交兵部了?” 柳明志:“柳明志奉先帝之命镇守边疆二十七府一百五十二州,愿世世代
历史 连载 1217万字
北齐怪谈

北齐怪谈

历史系之狼
天保十年,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,自弹自唱,伴奏曲响起,怪诞,荒唐,恐怖,绝望且痛苦。这一年,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,故事便开始了。
历史 连载 250万字
太子的位置给养子?朕不忍了

太子的位置给养子?朕不忍了

流弹
传奇望气师重活一世,在母妃和几位姐姐想要推自己代替养子前往敌国为质后,李锋不再像前世那般放弃绝代望气师之路暗中医治家人,而是进入祖地接受太祖传承。他嗑着瓜子看着亲爱的家人们因病痛而暴露本性,同时想要查明自己的身世之迷,只是得知太子的位置竟然给那个养子后,他——朕不忍了。...
历史 连载 24万字
万历明君

万历明君

鹤招
公元1572年,距离明朝灭亡、山河沦丧还有72年。 此时东南倭寇横行,西北鞑靼叩关,地方兼并日重,军政疲惫百姓困苦,隆庆皇帝刚刚驾崩。 石越却在此时,穿越到了历史上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身上。 好消息是,此时的朱翊钧,还没有登基。 没来得及祸害朝政。 坏消息是,此时的朱翊钧,还没有登基。 司礼监掌印冯保想做皇权代言人。 首辅高拱想架空皇帝增强内阁。 次辅张居正一心主政推行新法。 唯一的指望,
历史 连载 135万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