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独麦客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零点小说www.hdxart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第1473章 年前年后(下)
新年很快就来了。
因赵王师、广平大儒游济身体不适,留在府中静养,于是文学李兆便主动出击,四处参加各类饮宴。
倒不是他贪吃,也不是别人家的姬妾,而是为了打探消息。
宴会是最容易出消息的地方,这一点毫无疑问。尤其是人们多喝了几杯酒之后,平日不愿意说的话兴许就遮遮掩掩讲出来了,颇具价值。
这样的吃喝生活一直持续到了隆化二年(343)正月下旬才算告一段落。
成果是显著的一太子在年前回到京中,满面风尘,天子令他在东宫休养数月,明年三四月间再行前往彭城,督促徐州、青州、司州三地的度田括户。
李兆听大理寺主簿王徽提及,他曾被借调去黄沙狱,发现监舍都不够了,于是提了数百犯人进大理寺牢房关押,日夜审讯一一王徽是王澄之子,多年前就担任大理寺主簿,后因父丧去职,服丧期满后赋闲了一阵子,随后又被任命为大理寺主簿。
下邳度支都尉蔡涯附和,他去年十月前都是左骁骑卫录事,数次奉命征调兵马,前往豫州抓捕犯人,尤其是在芒砀山泽之中苦守两月,抓获了王岱,立下大功。
对这些事,李兆只听,不发表意见,
他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,和当年第一次度田一样,跳出来反对的多为小士族或土豪,世族一个没有。
而这些人在朝堂上没有强力的支持,并且无法形成席卷之势,自然被一一击破,前后抓了不少人,听闻算上被牵连的三族,万余人总是有的。如果算上被他们裹挟的庄客部曲,那人数就更多了,关都关不下。
李兆还听闻,覆田劝农使幕府中有一个叫谢安的士人,被提拔为了从事中郎,颇受太子青睐。
青州刺史司马确之子司马奉在徐州清查户口时大病,却抱病坚持,将田籍、黄册整理地井井有条,听说还躲过了一次下毒,于是被提拔为参军。
诸如此类的人很多,基本都是靠度田括户起家的,成为太子面前的红人,前途不可限量。
宴饮之外,李兆还参加了「白事」。
去年下半年,陈胗卒于成都私第,棺被家人运回洛阳,于正月十八下葬,李兆代表赵王到场。
偶然之间,他听到场的左神武卫司马京牧(故侍御史京禅之子)提及,许昌陈氏子弟悉数罢官,回家居丧,太子没能帮到他们。
言语之间,京牧觉得颇是可惜,又有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