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离刺荆轲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零点小说www.hdxart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第3章 两宫

目送着冯景出了寝殿大门。

赵煦微微吁出一口气,心头一块石头落地。

冯景的忠心,是已经被证明过的。

上上辈子,他宁愿被贬死广南,也没有吐露半句赵煦私下说过的话。

赵煦只担心,他轻视、怠慢了自己的指示。

如今,冯景既然表态了,那么以其为人,自然会认真对待这个事情。

“如今,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……”赵煦低声呢喃着,看向了坤宁殿方向。

坤宁殿,是中宫,既皇后所居!

上上辈子的记忆,在脑海回闪。

帷幕之中,太母(高太后)、母后(向皇后)如同雕塑一样矗立着,相对无言,却独自哽咽。

病重弥留的父皇,躺在御床之上,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威严,只能静静的用眼睛,看向赵煦。

年幼的赵煦,不知所措的看着自己的父皇。

帷幕之外,群臣的声音,整齐的响起。

“去岁冬日,三省同奉陛下圣旨:皇子延安郡王今春出阁……臣等惶恐,请蚤建太子,以系天下!”

群臣连奏三次。

但帷幕之中,除了哭泣呜咽之声,没有任何人说话。

彼时年幼,还懵懵懂懂的赵煦,眼睁睁的看着,他的父皇,躺在病榻之上,不停的点头,表示认可群臣的奏议。

但是……

帷幕之中,除了哽咽抽泣之外,没有任何其他声音。

所有人都当没有看见赵煦父皇的点头。

父皇可是天子啊!

彼时,没有人注意到赵煦。

也不会有人在那样一个紧张刺激的权力争夺的时候,将宝贵的精力,用在一个在环伺之中,不知所措的小皇子身上。

一个小孩子罢了。

什么都不懂,什么都不知道。

不必担忧!

可他们不会想到,那个时候,看似懵懵懂懂,什么都不懂的赵煦。

其实已经懂事了。

他将当日当时发生的一切,都记在心中,刻在骨头里。

此后的每一天,每一夜,他躺在福宁殿的御床之上,都会想起那一天发生的一切。

他记住了当时每一个人说过话,做过的事情。

自然也记住了,帷幕之中的沉寂是怎样被打破的。

“请皇太后权同听政,以俟康复!”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大唐太子:开局硬刚李世民

大唐太子:开局硬刚李世民

南无火蛾万千悲勇
“我以前怕你李世民,是我想活,现在我都不想活了,我还怕你?”“孤乃高祖皇帝之皇长孙,文德皇后之嫡长子,如今已居东宫十七载!当今天下皇太子之位舍孤其谁!岂是皇帝不配就不配?你们说废就废的?”““既有史官在此,我之言,自当记录流传后世!”“大唐贞观十六年,皇太子李承乾,手捧母后文德皇后之灵位,身着高祖皇帝亲赐皇太孙之冕...
历史 连载 37万字
重生大明1635

重生大明1635

蜀中侠
谁说大明要亡,你是骗朕的吧?谁说朕生性多疑,人家分明就是明察秋毫。又有谁说朕刚愎自用,那叫自信满满好不好!惩勋贵搞富商,杀贪官抄家产,那些宗室财富,最好还是拿给朕花花。快递小哥,以及他那些舅舅干兄弟之流,注定不会长久,唯有强硬灭之!至于关外建奴,就别逞能了,你们还是唱唱歌跳跳舞比较好。西夷扶桑,一群蛮夷能占海外之地...
历史 连载 51万字
大唐: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

大唐: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

指尖艺术
李中正穿越了,成李世民的第二子。刚睁眼,就得和母亲逃命。李元吉告状,父皇你一定要给儿臣做主,二哥让他家的傻儿子打死我儿子,求父皇让二哥交出凶手,为我儿偿命。朝中大臣:陛下臣等复议。李渊:二郎事已至此,你回去把那个逆子带来吧!李世民无奈遍回府,准备将自己的儿子交给自己的父皇,心想自己的父皇总不至于把自己的孙子杀了,随...
历史 连载 6万字